附件 1:个案观察分析记录15 春学前本 ***表 1 基本情况姓 名东东性 别男足 龄5对象典型行为描述东东小时候一直由奶奶带,很少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间或和别人一起玩,却每次都会发生争抢玩具的情况,最后不是把人咬了就把人打了。家里的表哥和东东一起玩时被他咬了,奶奶不但不对其进行批判教育,而且还夸东东“真厉害”。由此,他也尝到了咬人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的甜头。东东每次咬人都能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目的,客观上强化了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也随着强化次数的增加而巩固,从而形成习惯性咬人的问题。对此,父母非常着急,也试图进行教育纠正,但经过一年多的教育,东东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有一次,东东咬了邻居家的孩子,爸爸要东东道歉;妈妈说是因为别人抢他的玩具才咬的,不用道歉;爷爷奶奶认为咬都已经咬了,下次不和他玩就是了。观察目的与具体安排用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去观察、讨论、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探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实施行为矫正的追踪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素养。根据大量的调查、走访、观察,我们得出结论:该幼儿的行为属于一种在不良生活环境下养成的处理个人需要的不良处事方式,属于攻击性行为的特别表现,需要进行行为矫正。行为治疗者认为,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那么改变或消除异常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摒弃习得的经验或者重新学习。我们治疗的重点放在当前的行为上,因为,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东东的社会适应困难,我们从四个方面对东东进行矫正训练:培育感情、家园共育、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 2 过程观察记录姓 名东东性 别男足 龄5地 点活动室时 间2024 年 9 月 25 日第( 1 )次观察典型行为描述东东喜爱咬人。他常常会把别的小朋友的手啊、胳膊啊、脊背啊什么的咬伤,只要他不满意就会咬他旁边的小朋友。为此,老师只有实行隔离的办法,上课时让他坐在老师的身边。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很难改掉这个坏毛病。更难让人理解的是,这个孩子的奶奶居然不承认他会咬人,而实际上,他奶奶本人也被他咬过。分析与对策东东咬人的异常行为,为什么家长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却没有效果呢?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养态度和方式的问题.只要孩子哭闹家长就放弃原则,这种教养态度使孩子的咬人行为得到纵容;而家长无奈的打骂,使孩子的个性更加暴躁,形成逆反心理.分析清楚这种情况后,我们指导家长采纳正确的教养方式,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正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