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娜·卡列尼娜》看托尔斯泰的女性观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史诗家庭伦理著作。这部小说创作于十九世纪的中后期,那时的俄国社会风雨飘摇、巨大的变化正在发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冲击,俄国沙皇的旧制度正在被改写,新的秩序缓慢的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冲击,在国家和人民迷茫和徘徊时,托尔斯泰同样也苦苦思索这场变动的实质以消除人民和社会的苦难。身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作者身份敏锐的将关怀的目光投向一个个家庭中,尤其是底层妇女的命运,因此作者不惜笔墨的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这一时代的女性。本文以书中典型的女性形象为依据,阐述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观。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爱情;贤妻良母;女性观 AbstractKey words:目 录 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479763742" 摘 要 IHYPERLINK \l "_Toc479763743"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479763744" 目 录 IIIHYPERLINK \l "_Toc479763745" 引 言 1HYPERLINK \l "_Toc479763747" 一、《安娜·卡列尼娜》主要的三个人物 2HYPERLINK \l "_Toc479763748" (一)追求爱与自由的安娜 2HYPERLINK \l "_Toc479763753" (三)时代悲剧下的女性——陶丽 50引言本书创作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整个俄国社会正处于从奴隶主贵族社会向西方先进的资本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首先,世界上冉冉升起了许多新兴的资本主义国际,这些国家改革后发展迅猛,无疑是对还处在封建社会的俄国一个重击,使得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开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人们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变化,自身诉求进一步提高,呼唤自由、民主,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女性更是要求要求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而然,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广大富裕的奴隶主的切身利益诉求是社会变革的羁绊。回顾俄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变革是由统治者开始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那么在改革完成后,无可避免的会有所残留。旧的思想观念、旧的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秩序仍然存在于人们脑中。 一、《安娜·卡列尼娜》主要的三个人物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卡》这部作品中塑造了各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都生活在一个社会新旧交替的时期,而从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特点的也正是一个时代的特点。尽管这些女性人物各自拥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婚姻爱情和家庭等,但这些也正是从不同的人物形象身上表现出了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