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_第1页
1/1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 经过近 1 年的临床路径工作,共治疗符合标准的眩晕病人54 例,现就本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采纳中药汤剂 54 例、中药静脉制剂 54 例、针灸 23 例等治疗,就患者同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2、辨证分型:风痰上扰证 32 例,阴虚阳亢证 11 例,肝火上炎证 8 例,肾精不足证 2 例,痰瘀阻窍证 0 例,气血亏虚证 1例。3、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 100%,中成药使用率60%,特色疗法使用率 15%,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4、治疗效果:临床痊愈率 40%,临床显效率 50%,有效率10%,无效率 0%.5、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完成的部分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治疗费用、疗程、治疗效果、诊疗服务很满意,满意率达到 98%,并同意接受本临床路径。二、眩晕中医临床路径难点及问题1、在临床治疗中,眩晕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周期平均在 7 天左右,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2、中医特色疗法费用较低,眩晕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患者不愿接受。3、部分眩晕患者在早期因呕吐而不能服用中药汤剂治疗。 三、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的建议和措施1、针对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总结,建议进一步完善眩晕临床路径方案。2、针对在临床治疗中,眩晕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周期平均在 7 天左右,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建议缩短临床路径天数。3 针对存在中医特色疗法费用较低,眩晕病患者不愿接受针灸治疗的难点,部分眩晕患者在早期因呕吐而不能服用中药汤剂治疗,通过引进新设备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提高中医特色治疗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