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_第1页
1/8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_第2页
2/8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_第3页
3/8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摘要《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中期作品,完成于 1804 年,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冯·华尔斯坦伯爵,所以这首作品也叫做《华尔斯坦奏鸣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五首钢琴作品之一,体现了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是一部非常值得研究的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由于其丰富的相对复杂的结构性,表达了较为深刻的思想性和内涵性。正因如此,每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最能体现整首乐曲的内容、思想、深度,是全曲的精髓部分。本文将以这部作品为视角,试图解读贝多芬作品的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从而更好的发现贝多芬奏鸣曲的艺术价值,并渴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演奏,体会1引 言在不同历史时期,“奏鸣曲”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奏鸣曲(sonata)源自意大利语、uonare 意即发响)。13 世纪始见于音乐用语中,16 世纪初泛指各种器乐曲,以于声乐曲的泛称康塔塔相对。”17 世纪的奏鸣曲主要指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室内奏鸣曲由几首风格化了的舞曲组成,后演变成今天的组曲;教堂奏鸣曲在乐谱上表现为三行谱的室内乐形式,因而称其为三重奏鸣曲,后来发展为两个分支分别为近代奏鸣曲和大协奏曲。奏鸣交响套曲的形式结构在海顿的音乐创作中得到确立,后经过贝多芬达到成熟。奏鸣曲在 1840 年以后虽然有一些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仍然遵守其规则模式进行创作,但其意义已同古典奏鸣曲有着较大的区别。一、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一)创作背景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献给波恩时期他的一位庇护者和挚友、一名杰出的音乐家华尔斯坦伯爵所作。出生于波西米亚的伯爵比贝多芬大八岁,在 1787 岁至波恩和贝多芬。在贝多芬年轻时,他就认清了贝多芬的音乐才华,是贝多芬青年时期的热烈支持者,给予贝多芬充足的经济支持,并送给贝多芬新的钢琴,而这架钢琴更加的灵活,可以快速的弹奏跳跃的声音,也能够弹奏出和弦的颤音与震音,贝多芬很可能为要试验并发挥其出色的本能,运用了他的全部写作技艺,创作了了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描绘出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和大自然光辉的景象。(二)作者简介维希·凡·贝多芬(1700-182),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与海顿、莫扎特被誉为“维也纳三杰”。他不仅是欧洲古典乐派的代表,同时为 R.期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贝多芬出生十德国波恩城的贫民家庭,很早就显 T 出了音才能 ,1792 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