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景德镇青花瓷画艺术 摘要: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典范,蓝白相间的色彩以素雅大方而驰名中外。青花瓷发展的巅峰当属康熙青花瓷,以其精细的烧制工艺,典雅的五色青花深受世人喜爱。青花瓷不仅是瓷器工艺的体现,更是文化艺术的代表,景德镇民窑的康熙青花瓷画采用大写意画法,其灵动的韵律,优美的意境体现了清康熙时期社会文化的空前繁荣。关键词:清康熙;景德镇;艺术 清康熙朝,是我国封建文化的最后一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景德镇瓷器艺术也有了长足发展,大写意形式的瓷画装饰和五色青花彰显了青花瓷艺术的巅峰状态。这种瓷画艺术源自民间,它不似官窑瓷器那般讲究修饰,而是体现出了朴实无华、素雅自然的民间艺术特征。从本质上看,这种民间瓷画艺术与传统的中国画艺术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青花瓷画主要体现的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传统中国画则主要以体现个人逸趣为主,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民大众,在明末清初的文人画艺术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1、传统清康熙青花瓷及其色彩 康熙青花瓷在早期工艺还是比较差的,不仅胎体厚重,釉面色彩不鲜亮,还有缩釉现象,整件瓷器釉色不均匀等情况,甚至有些瓷器底足有火石红,还会有旋坏的痕迹。到了康熙中期,青花瓷的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胎体厚薄适中,开始注重修胎,瓷胎变得洁白坚硬,断面瓷色洁白,杂质较少。青花瓷釉面分为粉白与浆白,粉白釉面比浆白釉面硬度要高很多,且浆白釉面会出现小开片。亮青釉也在此时开始出现。到了后期,康熙青花瓷以亮青釉与青白釉居多,偶尔也会有粉白釉,此时的青花瓷胎体变重,硬度也更高,釉面更加深沉,底足更为整齐。康熙青花瓷除白地青花外,还有十几个品种,如哥釉青花、桨胎青花、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蓝釉青花、黄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红彩、外酱釉内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加紫、青花俄金、青花加黄、青花镂雕等。这些种类虽然出窑不多,却各具特色。另外,仿烧在康熙朝也很流行。主要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中青料色彩浓重并带有晕散的效果,还仿成化青花、嘉靖青花的青料色彩;这个时期的所有仿制工艺中,仿宣德青花是最水平最高的,由于采用了含铁量低的国产钴料,稳定性更佳,偶尔还采用人工重涂积点有意点染图案中的结晶斑点。还有一些仿制品会出现橘皮纹,釉面手感光滑,没有明显的凹凸感;仿永宣青花的瓷器则釉面大多带有波浪状。总体来说,仿制工艺还是有相当水平的。早期的康熙青花瓷青料多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出产,所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