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排水沟工程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测量→沟槽开挖→基底处理、砌筑→防水→灌水、通水试验→回填土1、定位放线测量1.2 定基堆点:根据施工现场引入的水准点,将施工水准点设在稳固和通视之处,,沿沟槽方向定出沟槽中心线。新建排水沟与一起施工的地面要设置明显标记。1.3 测量放线:根据导线桩测定沟槽的中心线,在沟槽的起点、终点和转角处,钉一较长的木桩作为中心控制桩,用两个控制点控制此桩,将检查井位置相继用短木桩钉出。根据设计坡度计算挖槽深度,放出上开口挖槽线,测定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的位置。2、沟槽开挖2.1 槽底开挖宽度等于排水沟结构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 300mm。2。2 用机械开槽或开挖沟槽后,当天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时,沟底应留出200mm 左右的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前用人工清底。2。3 沟槽土方应堆在沟槽的一侧,便于下道工序作业.2。6 沟槽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槽深度有关,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表 2.6的规定。表 2。6 沟槽边坡坡度土壤类别坡度(高:宽)槽深 0~1。0m槽深 1。0~3。0m槽深 3.0~5.0m亚粘土1:0.001:0。331:0.50粘土1:0.001:0.251:0.33干黄土1:0.001:0。201:0.25砖土和砂砾土1:0。001:1.001:1.253、基底处理3.1 地基处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中遇到与设计不符的松软地基及杂土层等情况,应会同甲方人员或设计人员协商解决。3.2 挖槽应控制槽底高程,槽底局部超挖宜按以下方法处理:3.2。1 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疏干槽超挖深度小于或等于 150mm 时,可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上的密实度,其压实度不应低于 95%。3.2.2 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可采纳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3.3 排水不良造成地基上土壤扰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3.3。1 扰动深度在 100mm 以内,可用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石处理。3。3.2 扰动深度在 300mm 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可换填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和找平表面,填块石时应由一端顺序进行,大面朝下,块与块相互挤紧.3。4 设计要求采纳换土方案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换土回填,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3.5 砌筑:3。5.1 砂浆: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纳质量比,并经试验确定;搅拌机拌合砂浆,拌合时间宜为 1~1。5min,人工拌合砂浆应采纳“干三湿三”法拌制;已经拌合好的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