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工艺流程退丝 集线 卧式干燥炉 预氧化炉 1 预氧化炉 2 预氧化炉 3 低温炭化炉 高温炭化炉 表面处理 1 表面处理 2 水洗 卧式干燥炉 上浆 立式干燥炉 收丝退丝是把原丝分束送人下一步的工序。从退丝区出来的原丝经集线板一束束的进入干燥炉进行下面的工艺.退丝区中要注意原丝走完后,新丝与旧丝的连接。用耐热纤维把两丝连接在一起。通过集线板进入干燥炉。从退丝区过来的原丝含有大量的水分,经过卧式干燥炉能充分的干燥原丝,使其能够进入预氧化炉更好的进行一系列的反应。预氧化工艺是碳纤维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原丝经过预氧化过程由线型分子链转化为耐热的梯型结构,为以后的碳化过程起固氧固碳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环化、氧化和脱氢等反应,原先的σ 键为主的直链结构形成大量的离域 π 电子,形成生色的共轭结构。使得原丝由洁白色逐步变深:白色 →淡黄色→米黄色→浅棕色→棕色→黑色。此过程中 PAN 发生化学反应脱去大量小分子,发生结构变化,需施加一定的牵伸力保证丝的结构不发生解取向,保证预氧丝的强度。预氧化过程中温度在 200℃~300℃之间,在 240℃左右时,氧含量迅速上升,发生化学反应。此过程中炉膛内温度保持均匀,并有循环空气带走反应中产生的小分子等杂质及反应热,保证预氧化能连续进行。预氧化过程反应时间较长,需 80~100min,制约碳纤维生产效率.车间采纳三台预氧化炉同时对丝进行预氧化,使得丝有足够的预氧化反应时间,并且能连续不断的走丝,进行流水化生产。PAN 原丝经预氧化转化为含氧 8%~10%的预氧丝,然后进入碳化炉进行碳化。低温炭化炉温度在 300℃~800℃之间,分为几个温度区间,逐步对预氧丝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碳化反应,形成初级的乱层石墨结构.在预氧化中,预氧丝发生热解和缩聚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焦油,,应通过排气口及时排出保证生产稳定.高温碳化温度在 1000℃~1600℃,一般可能在 1400℃左右,此过程中预氧丝发生进一步的反应,形成乱层石墨结构,并脱出一些小分子。在碳化过程中发生分子结构的转变,应给予一定的牵伸力,保证结构的取向度。为碳纤维能更好的用于复合材料生产,需对碳纤维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能形成更好的接触表面。使用阳极电极氧化法,用脉冲通电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使得碳纤维表面发生刻蚀和生产含氧官能团.表面处理中通一 10V 左右的电压,形成 25A 左右的电流。采纳碳酸氢铵中性电解质进行表面处理.水洗过程用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