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_第1页
1/20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_第2页
2/20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_第3页
3/20
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CD-10:I67。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2.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神经功能缺损。3.头颅 CT 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提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头颅 MRV 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DSA 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4。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检查能排除其他疾病。5。排除良性颅内压增高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1.抗血栓治疗:(1)抗凝: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每日监测 APTT、INR)。(2)溶栓:尿激酶或 r-TPA。2.病因治疗:针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类疾病进行治疗.3.对症治疗:(1)降低颅内压。(2)控制体温。(3)防治癫痫.(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治疗感染。(6)营养支持。(四)标准住院日为 2–4 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I67。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疾病编码。2。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3。无严重脑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伴发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外伤等)。(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3)心电图、X 线胸片;(4)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等检查;(5)头颅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 MRI 和 CTV/MRV。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全项、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蛋白 C、蛋白 S、抗心磷脂抗体、全脑血管造影(DSA).(七)选择用药。1。尿激酶或 r-TPA 等溶栓药物(急性起病,病程相对较短患者)。2。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每日监测 APTT、INR)等。3。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颅内压增高患者).4。对症治疗药物:(1)有癫痫发作者抗痫药物治疗。(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八)出院标准。1.病情平稳和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