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活动实施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动乡风文明为目标,以漂亮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推动移风易俗各项行动为抓手,突出群众自觉、全面参加,突出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垂范,突出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突出机制保障、常抓不懈,加强家风民风乡风建设,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为打造经济实力更强劲、生态环境更优美、城乡进展更协调、社会生活更和谐的幸福美好含山,实现全县“445"战略行动计划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目标任务 (一) 总体目标: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摒弃旧俗陋习,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常化、婚丧事务法律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 (二) 基本目标: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奢侈之风,把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2024 年上半年,全县农村所有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切实发挥作用,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农民群众的满意度达 95%以上;到 2024 年底,全县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制度化、法律规范化、常态化,婚丧嫁娶新风基本形成,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成为广阔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基本原则 (一) 突出群众主体。移风易俗具有群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动移风易俗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加、自觉践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内心向往和意愿要求,落实为民惠民措施,把发动群众参加、凝聚群众实践、惠及群众生活落到实处. (二) 突出问题导向.要深化农村基层一线,切实摸清摸准当地旧俗陋习的现状,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有针对性地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以及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黄赌毒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 突出正面引导。要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正确导向,用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群众。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组织者、示范者、实践者的责任,深化挖掘和广泛宣传提倡移风易俗的典型和经验,总结推广,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