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钢筋施工技术交底一、工艺流程首先根据图纸要求的间距用墨斗弹出纵横方向的钢筋位置线→根据墨线布底部钢筋→底部纵横向钢筋绑扎→钢筋马凳设置→上部钢筋位置、间距标注→上部钢筋布置→上部钢筋绑扎.二、作业条件1、钢筋进场后检查是否有出厂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书,完成复试,并按指定位置、规格、使用部位、编号等进行分类堆放。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3、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筏板基础外边线及控制线。5、做好筏板垫层表面的清理工作。三、施工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四、操作要点1、绑扎前应用粉笔画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2、钢筋的摆放顺序:底板底层钢筋:长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 底板面层钢筋:短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所有交点均应绑扎.3、筏板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交错 12d,侧面构造封边钢筋为 12@200,绑扎在筏板主筋内侧,至少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4、受力钢筋焊接或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在连接区内,纵筋可以搭接或焊接,但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 50%。5、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筏板底面和侧面:50mm;筏板顶面 25mm;柱 35mm,外墙外侧:50mm;外墙内侧及内墙:25㎜,保护层垫块间隔 0。6-0。8m,应与钢筋绑牢,不应漏放。五、钢筋连接施工方法1、本工程中筏板钢筋接头形式拟采纳采纳闪光对焊和机械连接(直螺纹连接)以及搭接焊相结合的方式。2、闪光对焊(1)钢筋闪光对焊的原理是利用对焊机使两端钢筋接触,通过以低电压的强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再将钢筋加热至一定程度后,即施加轴向压力顶锻,使两根钢筋焊接在一起.(2)采纳预热闪光焊,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工艺过程,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预热的方法为断续闪光预热及将两钢筋端面交替的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面闪光来实现预热。(3)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加以矫直或切除,并将钢筋端部约 150mm 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清除洁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否则在夹具和钢筋之间会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正常操作,接触对焊完毕,应等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时才能松开夹具,将钢筋平稳地从夹具中抽出,以避开接头弯折现象.(4)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必须选择恰当的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直长度,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