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第 1 次课( 2 学时)章 节绪 论教学目的和 要 求1、简要介绍运筹学的产生与进展,运筹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讨论方法;2、结合实例说明运筹学的作用,课程目标、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 点难 点重点:运筹学的涵义、产生及其进展.难点:运筹学概念的理解.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一、为什么要学习运筹学(30 分钟)二、本学科教学体系(15 分钟)三、运筹学的产生和进展等(40 分钟)四、课程调查(5 分钟)本章思考题1、结合本专业谈谈为什么要学习运筹学?2、运筹学讨论的特点是?3、你对运筹学有些什么了解和兴趣?主 要参考资料1. 熊伟编著。运筹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92. [美]Frederick S。 Hillier 等著 亲清华大学出版社运筹学导论(第 8 版),2024。1 3。 [美]弗雷德里克。S.希利尔马克。S。希利尔 等著。数据、模型与决策.,2024,14. 韩伯堂 遍著.管理运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5. 林友,黄德镛,刘名龙,丁军明等.运筹学及其在国内外的进展概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备 注课后作业: 1、预习 P11-19,单纯行法迭代原理等;2 、复习一些数学知识教 案 第 2 次课( 2 学时)章 节 第一章 线性规划(1)教学目的和 要 求1.理解线性规划的概念; 2. 理解线性规划的一般形式与标准形式,能够把前者转化为后者.重 点难 点重点: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标准形.在标准形中,要求学生掌握非标准形式的几种具体情形及其相应的标准化方法。难点:非标准形式化相应的标准形式。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1 数学模型(45 分钟)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变量的确定、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2 标准形式(40 分钟)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及其非标准形式的标准化处理:规定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求极大值,约束条件全为等式,约束条件右端常数项为非负值,变量取值为非负。课堂总结(5 分钟)本章思考题1 试述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结构及各要素的特征。 2 什么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如何将一个非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主 要参考资料熊伟编著。运筹学(第二版)。P1-10备 注课后作业: 1、预习 P19-30,单纯行法迭代原理等;2 、下节课的问题:在课堂上写线性规划的一般式和标准式; 教 案 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