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2024 级学科语文专硕 高艳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风格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进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作为与时代进展同步的教育者,我们对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讨论的阶段,而应将之更多地发现问题,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作出应有贡献。在中国知网上,以翻转课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止 2024 年 3 月共搜出文献 1069 篇,根据本文内容、文章被引次数、下载数量,剔除与本文内容关系不大,不够严密的文章。经过筛选,选定 15 篇文章作为参考。一、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及缘起第一,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对教育教学系统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无所不在的方便快捷的技术保障。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等所产生的影响力.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观上认为,老师不应该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学生自己的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20 世纪 90 年代,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教学设计强调“问题情境”、“真实任务”、“技术支持”等理念。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简称 CLE 理论。麦里恩博尔和戴杰克斯特拉建立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4C/ID)是这一时期教学设计理论的典型代表。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是由巴纳斯与瑞格鲁斯等人提出的,主张关注社会转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解决教育问题要放眼整个社会系统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超越只在教育教学系统内部运作的局限性.第三是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动。2001 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件”项目,拉开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序幕,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 的教育频道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进展。早在 19 世纪早期,Sylvanus Thayer 将军就在西点军校尝试过让工程专业的学生运用相关资料在上课前对课堂讲授的核心内容进行学习准备;在上课时,课堂活动就围绕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批判思维训练,开展小组解决问题的互动活动,而不以老师的讲授为主.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引起关注并进行推广。现在看来其中的原因与技术手段和相关资源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