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碎片化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摘要 本文试图探索碎片化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首先从碎片化阅读以及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出发,探索碎片化阅读与传统化阅读的不同;接着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分析碎片化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高中阅读教学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建议,即主题式教学、整合式提问、使学生专注思考以及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期降低碎片化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的不利影响,同时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碎片化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影响 2 利用电子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多数高中生阅读的常态,这种阅读方式对高中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继而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内,阅读教学所用课时与其他教学领域相比,占时最多,但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当下的碎片化阅读态势,更加剧了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难度,如何降低碎片化阅读对语文阅读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碎片化阅读的有利影响进行阅读教学,成为多数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一、碎片化阅读及阅读教学相关概念 碎片化阅读方式出现时间较短,但是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行为及阅读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确碎片化阅读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特点和阅读教学的内涵、特点以及理论依据,可以为意见与建议的提出提供思路与方向。(一)碎片化阅读1.碎片化阅读概念界定 碎片化阅读产生的时间较短,关于碎片化阅读研究的成果虽多,但是迄今为止没有权威明确的定义对其进行界定,通常学者从两方面对其进行定义,分别为“阅读内容的碎片化”以及“阅读时间的碎片化”,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林元彪[1](2015)从“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上对碎片化阅读进行定义,其著作《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中指出,碎片化阅读是“读者利用时间碎片化在时间间隙进行的阅读。” 陈奕[2](2014)从“阅读内容的碎片化”上对碎片化阅读进行定义,在其作品《 微博“碎片化阅读”的传播麻醉功能解读》中以微博为例,指出碎片化阅读是“通过电子媒介进行内容零散不完整的阅读方式。” 将已有研究结论整合,可以看出,碎片化阅读是读者“由于时间碎片化,在时间间隙进行的图文结合的内容呈碎片化的不完整的阅读。”2.碎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及特点 碎片化阅读的产生来源于社会客观的大环境以及读者自身的需求两方面。 从社会环境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