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课课后论文培育目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育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讨论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育要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讨论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进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专业现状及前景 当今世界的能源消费仍以石油为主.以 2001 年为例,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以石油换算为 6995Mt 吨标准油,其中石油占 43%、煤炭占 7.4%、天然气占16.3%、可再生能源和垃圾能源占 14。2%。 伴随现实环境的进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进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的 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及可开采年限十分有限,2000 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化石能源剩余可储采比煤炭为 92 年,石油20.5 年,仅为世界储采比的一半;天然气为 63 年,优质能源十分匮乏。未来能源进展中,应该利用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