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课题来源: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届毕业论文,根据本人专业和兼职工作等有关,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课题。研究价值:在沟通中,礼貌、得体的语言固然重要,但礼节的信息量也不容忽视。言辞固然能表达一个人的态度,但肢体语言却更能加强并艺术化对对方的感染。懂得这一点,在讲话时就要做到眼神、表情、动作和气质与述说的语言做到同步化,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别人。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肢体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了解这些不同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早在 1872 年,开始研究肢体语言之前,查尔斯·达尔文就写过一篇题为《人和动物情感表达》的文章,他认为能读懂肢体语言无论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很有用。一般来说,肢体语言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 20 世纪 70 年代,对肢体语言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从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肢体语言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内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肢体语言,研究肢体语言的不同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研究方法及思路:(1) 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资料的收集,研究中方和西方各自的肢体语言,努力去归纳总结跨文化交流中肢体语言的差异以及人们要注意的方面。(2) 案例分析法:通过网络,身边人事物的关注寻找一些涉及到肢体语言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整个文章进行总体概括得出结论。(3)经验总结法:根据亲身经历,兼职、实习经历进行概括和总结。论文提纲:引言1 肢体语言的定义 1.1 肢体语言的概念 1.2 肢体语言的类别 2 东西方国家肢体语言差异 2.1 眼神2.2 手势、身体动作2.3 面部表情3 引起肢体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 3.1 历史背景不同3.2 风俗习惯不同3.3 宗教信仰不同4 克服东西方肢体语言差异的对策4.1 肢体语言错误解读的后果4.2 克服差异的策略5 总结 预期目标:每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背景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不同名族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因此正确使用很重要。在中西方文化中造成了了解和交流的困难。本文利用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背景,深层次分析了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从文化因素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为肢体语言交流工作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时间安排:序号任务具体内容完成时间1确定选题阅读相关文献,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与专业相关的题目2018.6.252填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