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标准来量物体的长度,结果也是不同的。知道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尺。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概念。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4、 培育学生观察,估算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2、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及用尺子测量。 3、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准备: 直尺、铅笔、数学书、作业本、纸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黑板有多长吗?让我们用手来量一量吧? 老师演示方法,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再次测量 提问: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黑板变大了吗?变小了吗? 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真聪慧,科学家们也遇到了和你一样的问题,他们发明了直尺来测量长度,今日我们就来认识它吧!(板书课题)二、新授 1、观察直尺,认识刻度出示直尺图,提问:这是什么?直尺上面有什么?(刻度)再看看还有什么?(数字)小的直尺上还有 cm 或厘米, 直尺上面的每一条长的刻度线都对准一个数字,最小的数字是 0,我们把它叫做 0 刻度,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像起跑线一样,0 代表直尺的起点,从 0 到 1 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指出 0 刻度 2、认知 1 厘米和几厘米 我们刚才知道了从 0 到 1 是 1 厘米,那直尺上还有几到几的长度是一厘米呢? 数一数,这把直尺上有几个 1 厘米? 那 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用手比出来吗?用直尺检查一下你比的是不是一厘米 同桌之间比一比 1 厘米,并相互用直尺检查 小游戏:快速比出 1 厘米的长度 隔空比出 1 厘米 闭眼睛比出 1 厘米的长度 在书本上的 1 厘米 铅笔上的 1 厘米 橡皮擦的 1 厘米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厘米的长度,你能说说生活中的那些物品是 1 厘米吗? 出示 1 厘米物体的图片 强调:大人的食指大约 1 厘米,小朋友的大拇指大约厘米 现在我们知道了 1 厘米的长度,那从 0 到 3 是几厘米?为什么?那从 0 到 5 是几厘米?你的直尺一共有几厘米? 3、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纸条长度(例 3) 出示图片: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提问:你觉得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统一测量的方法. 总结:量物体的时候,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一端,再看纸条的另一端对着几,它的长就是几厘米. 出示图片,这是几厘米?(5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