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在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这是全体干部职工普遍关怀和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统称,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于国有企业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控制各类案件发生,减少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保证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监督保障作用.本文分析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成效是显著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权力过于集中,责职不明确。在个别企业领导班子中,主要领导认为自己是单位“一把手”,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自己“拍板”决策的就是政策;有的单位在“三重一大”决策上,行政主要领导和党委主要领导相互只通通气;有的单位领导身兼两职,党政大权集于一身,独断专行;有的副职参加“三重一大”决策时,以主要领导意志为转移,往往“跟着举手"。由此种种造成集体领导决策与个人说了算界定不清,开会只是“走过场",做个会议记录,正确了显得自己决策高超,出现失误就以集体决策来推卸责任。民主意识不强,短期思想重。有的企业主要领导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强,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就会出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形式化。有的企业由于主要领导岗位调整频繁,很容易产生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意识,把企业的长远利益放到一边,急功近利,大搞盲目决策胡乱投资,不求质量突击提干等.落实制度不力,作用发挥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既然形成了文件,企业应当自上而下地坚决贯彻执行。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决策层思想认识不统一、不到位,从而导致决策缺项、缺少环节等.有的班子成员作用发挥不好,在决策中有意见不发表,怕承担责任,怕主要领导对自己有看法,认为决策是主要领导的事情与己无关,使集体决策达不到集体讨论、讨论决定的效果.缺乏有效监督,责任追究不力。在“三重一大”决策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往往出现“上级不想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状况.决策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资产流失、用人不当等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责任人得不到及时的追究;有的企业没有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没有纪检、监察、审计等内控体系和监督部门的人员参加,没有委派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导致实施过程的监督不到位,出现决策被乱执行、不执行或擅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