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0-牛郎织女(教案)-(2)

10-牛郎织女(教案)-(2)_第1页
1/7
10-牛郎织女(教案)-(2)_第2页
2/7
10-牛郎织女(教案)-(2)_第3页
3/7
10 牛郎织女(一)1.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4.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难点抓住人物描写,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1.字词教学。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老师应仔细检查。检查自读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检查生字是否读准。要提醒学生注意“嫂”是平舌音,“纱、筛”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泳”是后鼻音。第二步:指导学生写字,“嫂、郎、辆、纱、酿、泳、婚、挨”是左右结构的字;“爹、罕、妻、辈”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狱”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2.阅读理解。初读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提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准“牛郎”这两个字。然后发问:读课题时我们会想到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然后按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对读得不符合要求的,应再给一些时间,进行练习。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字音读得不准、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应及时纠正。学生再读课文,边默读边理清课文脉络,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老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表达运用。复述课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深化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进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据此列出复述提纲,即: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热——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树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最后,把前后内容连接起来,完整地进行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也可根据课文某些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制造性地复述,提高复述的效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1.预习提纲(1)查找资料,了解叶圣陶以及四大民间故事。(2)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3)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反映牛郎和织女性格特点的句子,并画下来。(4)摘抄你觉得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0-牛郎织女(教案)-(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