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

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_第1页
1/30
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_第2页
2/30
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_第3页
3/30
16-17 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顾卫民 2024-07-29 11:38:04 来源:《史林》2024 年 1 期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 16-17 世纪耶稣会士在参加长崎以及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的历史。当时耶稣会士从事贸易的货物主要包括铜、生丝以及黄金,所获得款项则用于资助其在远东,尤其是在日本的传教活动,因为来自欧洲的葡萄牙王室以及罗马教廷的资助不足以支持该会在东方的传教事业。本文在描述耶稣会士参加贸易的方式的同时,也探讨了耶稣会士内部对此事的不同看法以及与耶稣会同在远东传教的托钵僧会士(方济各会士以及多明我会士)对耶稣会士的抨击。他们之间的分歧既涉及到天主教信仰对金钱和贸易所持的立场,也涉及到不同修会之间在东亚的利益冲突。 关 键 词:耶稣会士 贸易 长崎 澳门 作者简介:顾卫民,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讨论所暨哲学学院教授。 一 16 世纪耶稣会士在日本和中国的传教活动是该会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全球性的传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耶稣会士沙勿略(Fransicus Xavier, 1506-1552)于 1547 年抵达日本以后,该会在日本已经开始了极为成功的传教活动;① 但那时进入中国大陆的耶稣会士的人数较少,时间也较晚,该会会士于1555 年 11 月抵达澳门,直到 1580 年罗明坚(Michael Ruggieri)才抵达中国肇庆,② 当时的澳门是日本、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传教基地,也是隶属于果阿的受葡萄牙保教权庇护的教省,它管理中国、摩鹿加群岛(Moluccas)以及其他东亚和南亚的传教事务,从 1588 年开始,日本在教会体制上来说隶属于它自己的府内(Funai)教区,但直到 1596 年才有第一名主教到来。根据耶稣会的组织章程,在 1605 年时,日本和中国是划归一个单独的教区的,但事实上自 17世纪初开始,它们各自由副省会长管理,这两位副省会长则向远东视察员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no, 1539-1606)作报告,范礼安自 1575 至 1606 年一直负责远东耶稣会传教区的工作。1608 年,罗马将日本副省升格为会省,但直到 1611 年才正式开始运作,中国则继续由副省会长管理,整个 17 世纪都是如此。澳门在 17 世纪初年时,常住的耶稣会士仅 30 名左右。③ 相比之下,耶稣会士在日本的传教活动成绩卓著,进展迅速。据统计,1580 年,耶稣会在日本拥有 150000 信徒,共有 200 座教堂,85 名传教士,其中 20 名日本籍修士,另外还有 100 名传道员。10 年以后,则共有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