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陋室铭》教学设计

2024《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1页
1/174
2024《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2页
2/174
2024《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3页
3/174
2024《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陋室铭》教学设计 1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借描绘陋室,表现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体会本文语言凝练、声调和谐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实力训练与朗读实力训练同步进行。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 二、探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写“山不在闹,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为比方因“德馨”而陋室不陋。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描绘了陋室四周的环境,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概括这里环境的特点?提示:环境幽雅。 3.对居室四周环境的描写,与表明作者“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绿苔漫上阶沿,青草长满庭院”,表明作者安居陋室,恬然自得,丝毫不感到荒芜、孤独。这种心境,正是“德馨”的反映。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怎样表明作者“德馨”的?提示:作者只与“鸿儒”交往,表现出对权贵的蔑视,这也正是“德馨”的反映。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与表明“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作者用“调素琴、阅金经”的恬淡生活与“丝竹”“案牍”的烦乱对比,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抒发了安居陋室的情趣。这种情趣,正是“德馨”的反映。 6.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诸葛庐”“子云亭”都因主子“德馨”而不陋。作者用来自比,既表明自己的陋室也因“德馨”而不陋,又以诸葛亮、杨雄自况,表明自己非凡的理想。7.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提示:结构上,与开头呼应。内容上,总结全文。引孔子的话证明只要主子“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的哲理。 8.试用简明的话概括: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安居陋室,只与鸿儒交往,悠然自得,胸怀着诸葛亮、杨雄那样的理想。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按下面提示练习读出相应的语气: 1.“山不在高……惟吾德馨。”要读出争论语气,即用“有仙”使山着名,“有龙”使水灵,并证明“德馨”使“陋室”不陋。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陋室铭》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