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2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课时教案

6-2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1/1
第 2 课时一、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1、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讨论:在你的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灾害的发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民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然因素有: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等(1)由于自然的灾害常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平安,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的因素叫自然致灾因子。〔见 P57 表格:有大气圈致灾因子、水圈致灾因子、生物圈致灾因子、岩石圈致灾因子。〕(2)、特点:频率不高,分布有局限性和特定性。〔3〕、危害性:可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甚至消灭,常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平安,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见P57〔4〕措施:① 植树造林、筑坝修堤、建造水库、改善周围的生态系统。②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预报。思考:植树造林为什么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旱灾害2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讨论:1、森林遭到过度砍伐后,原来生活在森林中的动植物将受到什么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在你的周围有哪些造成环境破坏的事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包括:A、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对石油海洋的过度开发造成植被破坏。B、对某些动物的过度围猎造成食物链破坏1)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指: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汽车排放尾气而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3)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a〕破坏植被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b〕食物链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c〕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生态因素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人为因素可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思考:1.1998 年,我国的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经济损失,大灾过后,党和政府通下决心,宣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植被和防治洪涝灾害有什么关系吗―――植被破坏,引起水土严重流失,气候变化异常,旱涝灾害频繁发生。2.在南极科考中,科学家发现,南极的企鹅体内竟然有杀虫剂 DDT,这一地区从来没有施洒过农药,那么,DDT 是哪里来的呢―――农田中大量使用 DDT,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后,导致水生生物中毒,远在南极的企鹅也难幸免。A、自然保护:1〕十大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重要手段B、环境污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6-2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课时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