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实验教学法综述 《C 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更重要的是学习程序设计的思想。然而,由于 C 语言的数据类型较多、表达式丰富、语法结构复杂,使它成为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因此要学好C 语言,必须注重上机实践。 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完全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知识。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加之教科书内容抽象,概念复杂,规则较多,使用灵活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反映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学生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兴趣不大。 1.2 现有教材中上机实验立足于 C 语言本身的一些语言规则,和实际开发脱节,没有较容易理解和生动有确的范例,比较死板、枯燥。 1.3 现有实验大多注重语句、语法等,没有把编程解题思路和程序测试放在首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导致学生在上机实践中编写程序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上实验课时只是机械地把作业本写好的程序输入电脑。 1.4 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实践考核。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考试考核要求简单,考试形式单一,以期末笔试为主;平常成绩主要侧重于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不重视上机实践能力的考核,只偏重于理论考试,这导致学生对上机实践的不重视。基于以上问题,致使 C 语言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普遍编程能力差,如何提高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方法上有所突破。 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书本中走出来,老师必须利用现有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改进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力求显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有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改革方法 2.1 采纳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的展示配合课堂讲解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程序演示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编程环境以及程序调试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联想,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培育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2.2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内容,使实验内容既联系实际需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