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可以危与生命的疾病,病因可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或者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功能受损所致。临床表现为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或者作用不足的症状,伴或不伴盐皮质激素和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缺乏的临床表现。1855 年,托马斯. 艾迪森第一次描述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症状,包括虚弱、乏力、食欲减退、腹痛、体重减轻、直立性低血压和嗜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还可伴有色素沉着。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都是致命的,直到 1949 年出现了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并用于替代治疗。尽管发明了糖皮质激素,是我们能够治疗此类疾病,但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腺皮质功能减退流行病学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病因为肾上腺皮质病变。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包括继发性和三发性病变,由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tropin,ACTH)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主要因为垂体病变影响到 ACTH 合成和分泌,或者肾上腺对 ACTH 不反应。三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是由于来源于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或者去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合成或者作用障碍,或者两者兼有,从而抑制了皮质醇分泌。20 世纪 60 年代年欧洲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为 40-70 例 / 百万人,20 世纪末,达到 93-144 例 / 百万人,每年以 4.4-6 例 / 百万人新发病例的速度在增长。20 世纪前半期,结核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最常见原因,后半世纪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上升为最主要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结核因素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自身免疫因素所占比重越来越大。1969 年 -2024 年间,共统计 615 例 Addison’s 病患者,自身免疫因素占 82%,结核因素占 9%,其它原因 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 30-50 岁为发病高峰。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类型和成人有着本质不同;基因异常是更为常见的病因。1981 年 -2001 年,共 103 名儿童 Addison’s 病患者,最常见原因为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ongenitaladrenalhyperplasia,CAH),其它基因异常因素占 6%,自身免疫性因素仅占 13%。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