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的应用 摘要:目的基于目前学生现状、教学大纲要求,研讨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法,以适应各方需求。方法针对中职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妇产科护理》第 3 版为讨论实施教材,对比 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 A2、A3 型题成绩高于对比组(P<0.01)。在满足学生意愿与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学生对 PBL 教学法的接受程度达 93.05%。结论 PBL 教学法适用于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 教学法;中职;护理专业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是 1969 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在加拿大 McMaster 大学创立的教学模式[1]。此方法最初主要用于医学教育,现已进展成为全球认可且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要求课前将设计好的问题提前发给学习者,让学习者通过情境建立假设,然后查阅教材,参考相关书籍或其他多途径收集整理材料,准备好讨论提纲。在讨论环节,学习者根据自身所查阅的材料发言,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补充,满足情境需求时,再提出新问题,由学习者解答。若问题难度较大,学习者不能解答时,老师适当进行启发与引导。结束前几分钟,老师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重点和难点[2]。考虑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要求及后续工作能力需求,成都铁路卫生学校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习惯为目标,通过逆向思考、对比分析学校现行教育模式及学生现状,引入PBL 教学法,经过一学年试点,在教学过程中对方案不断尝试和探究,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1 讨论对象和方法 1.1 确认对象。结合学校教学实践及学生现状,选择我校护理专业(中职)2024 级其中 4 个班学生为讨论对象。该年级共设19 个班,学生平均年龄在 17 岁,每班学生人数为 55~65 人。随机抽取班级分为两组,其中 A1 班、A2 班为实验组(共计 115 人),B1 班、B2 班为对比组(共计 113 人)。1.2 确定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设定,实验组采纳 PBL 教学法教学,对比组采纳传统教学法教学。两组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均一致 。1.2.1 确定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学实际,确认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刘文娜、闫瑞霞主编的《妇产科护理》第 3 版为讨论实施教材。选择其中的“正常分娩期产妇护理”章节(4 学时)、“正常产褥期产妇护理”章节(2 学时)、“新生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