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年“群工办主任”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一、法律规范与创新并举,着力深化三关爱工程(一)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三关爱工程法律规范化。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三关爱工程工作中,我们将切实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调整充实三关爱工程领导小组,明晰县委群工办统筹职能及四个专业办公室专职职能。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针对三关爱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集中排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判、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共同协商,共同解决。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并印发群众工作考核办法,对考核内容实行责任分解,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跟踪督办,形成倒逼责任落实的良好态势。同时,强化人力经费保障,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分管领导专抓职责,实行业务人员变动报备审批制度,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努力做到手里有钱,办事不难,保证工作连续性和队伍稳定性。(二)创新工作载体,确保三关爱工程实效化。近年来,我县结合五心教育活动,相继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第三课堂等留守儿童关爱阵地;建立了妇女之家、留守妇女互助站、留守妇女互助组等留守妇女关爱阵地,建立了留守老人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园等留守老人关爱阵地;建立了农民工之家、农民工维权站等农民工关爱阵地。虽然关爱阵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向前进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关爱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存在关爱死角,离形势需要有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在创新工作载体上狠下功夫。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在校时开展临时父母牵手留守儿童活动,让临时父母肩负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做到真情倾注五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心理上优先咨询、资助上优先考虑、生活上优先照顾)和爱心浇灌八个一(每月与留守学生父母通一次电话、每月走访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一次、每月指导留守学生向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亲情书信、每月同留守学生共进一次晚餐、每月组织留守学生开展一次心语诉说活动、每月走访留守学生家庭一次、每周督查留守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一次、每周与留守学生促膝谈心一次);在家时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思想教育、文体特长辅导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服务。在关爱留守妇女方面,针对留守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精神生活匮乏、寂寞空虚感强、身心容易受损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