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税务管理思考 摘要:当前大部分高校税务管理仍停留在人工化、手工核查的阶段,国家税务总局于 2024 年印发《“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鼓舞纳税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税务工作进行深度的融合,既要推动税务工作的深化开展,又能拓宽互联网创新面,提升纳税人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本文以“互联网+税务”为背景,结合已有关于“互联网+税务”在企业实务领域使用经验及观点,为高校税务管理推动“互联网+”提出相应的认识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税务管理 一、“互联网+税务”的基本概念 1.政策背景。2024 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以下均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总体要求、重点行动、基础保障以及组织实施四个部分。其中,总体要求为纳税人和征税人提供了实践导向,在将税务与“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应当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基本原则,推动税务管理实现智能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重点行动给予了纳税人和征税人税务实施要点,强调纳税人和征税人要借助各方力量来建立“网络”;基础保障为纳税人和征税人提供了实施“互联网+税务”的基石,不仅业务要优化,技术也要跟进时代,双重保障税务管理安全、顺利实施;组织实施为纳税人和征税人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互联网+税务”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愿景,需要有形、无形资源和组织活动的结合来实现行动上的协同。《行动计划》已经下发五年,但纵观目前的高校税务管理,由于《行动计划》规定更偏向于企业纳税人,高校税务管理的“互联网+”似乎无人问津,然而,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对于提高组织效率是必要的,高校税务管理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汲取先进技术与经验进行逐步优化。因此,本文以《行动计划》为背景,提出对高校税务管理引入“互联网+”的看法。2.高校税务管理。胡国强(2024)结合国内对税务管理内涵的看法,提出税务管理既要考虑税务管理的目标以及各个环节,还要考虑税务管理是具有层次的,具体地说,税务管理应以总体经营目标为前提,提高自身税务成本效益、降低税务成本,进而提高税务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具体过程包括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以及业绩评价,层次包含战略、运营、日常活动与信息活动。其提出的税务管理内涵更多地偏向于企业税务管理。对于高校税务管理,郭子仪(2024)认为传统的高校税务管理细节粗糙,内容不精细,因而税务管理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