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老师教案五、教学过程:导课: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给予的表格---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并根据调查结果答复下面的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学生答复: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37 ℃,处于动态平衡中。教学过程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学生根据总结以及在第一节学习的内容;说明内环境处于动态平衡中。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老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3〕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老师提问: 除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外,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突出和深化概念〕让学生结合课本 P7“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工程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2.从化验单上看,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否正常引导学生思考:老师解释:关于稳态定义的深化:1.内环境稳态不仅仅指温度,PH 和酸碱度处于动态平衡。2.同样机体内的各种成分的理化性质都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较小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作用实现内环境的稳态的呢下面我们以血浆 PH 的调节为例来分析。〔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得出结论: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结果。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让学生看课本 P8 相关内容,总结出稳态调节机制开展历程:法国:贝尔纳----神经调节 美国:坎农 ——神经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过渡: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