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教学反思省大厂县城关小学 志刚“欢乐读书吧〞栏目已经安排过 3 次了,分别是一年级的“读书真欢乐〞和“读读童谣和儿歌〞,以与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本次“欢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老师执教了《整本书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课,下面请老师就本堂课教学进展反思。接下来,就自己上的这堂课进展反思。如有不足,还望马校长多多指正。“欢乐读书吧〞推举 4 个儿童故事供学生选择阅读,分别为:《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儿童故事的容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情节也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共鸣。本次整本书导读课选择了春华女士著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幼儿文学作品作。根据本课程的要求,我尝试将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到整本书的导读课中。以下结合实例谈一谈思考:一、借助“概念图〞,重新构建思考 概念图是一个主题的概念与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我是通过如下方法设计了概念图。 提到“大头儿子〞,我们的头脑中立即会出现“活泼、可爱〞等词语,这就是我们的原有认知,所以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让学生谈一谈大头儿子的印象,学生想到了如下词语:善良、聪慧、可爱、鬼点子多。我将写有大头儿子特点的词语贴到了黑板上。这是对大头儿子形象的“概念图〞雏形。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前,唤起了对书大头儿子的原有认知,这样就为接下来的阅读作了较好的铺垫。读整本书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感受童话中人物形象。老师还将概念图的运用贯穿始终。大头儿子顽皮可爱的形象已经在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老师便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由对人物的兴趣引发阅读的欲望。先让学生聊聊大头儿子的印象,再让孩子们读一读作品,这样能让孩子对大头儿子有更全面的认识。在汇报沟通过程中,学生们对大头儿子有了新的印象,如贪吃、挑食、快乐果、没礼貌等。结合概念图,我让学生思考: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恶作剧?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话匣子马上被打开了,有的孩子曾把水盆放在了门上,把姐姐淋成落汤鸡;有的孩子曾躲在门后,恐吓妈妈……正当孩子们说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我突然问道:“原来你们也爱做恶作剧,那你们的爸爸妈妈还喜爱你们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爱!〞我又追问孩子们说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大头儿子和他们的年龄相仿,正是爱搞恶作剧的时候,这也是一种天真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变得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