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 课程编码:060254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学 时:144 学分:8 开设学期:第 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 审定日期:一、前 言本标准在对行业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培育目标制定,主要是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的建设工作。二、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与作用《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可作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面对数控机械加工岗位群,培育学生使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进行零件加工的能力。《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面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作业区域,分为:《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Ⅰ—车削)、《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Ⅱ—铣削)、《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Ⅲ—加工中心)。课程结束后,应安排 3 周生产性实训,巩固学习成果。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制》、《使用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实施》等课程。 后续课程:《数控加工综合实训与考证》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教学系统 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促进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要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系统的元素设计,如:教学资讯的设计、媒体的选择、师资的配置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同时,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进展。2、以任务为载体 组织课程内容《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课程内容根据设备操作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即《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每一个学习阶段,根据零件的加工难度安排 4 个典型零件的加工任务,每一个加工任务,必须包括完整的工作过程,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见图 1。其中,数控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