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审计准则精华部分:《独立审计准则》精华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①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②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③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 ⑤注册会计师应当讨论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大缺陷,应当向被审计单位报告,如有必要,可出具管理建议书。 ⑥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应采纳抽样审计方法。 ⑦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期后事项、或有损失及持续经营能力等重要事项予以关注,必要时,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⑧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执行审计程序时,不应改变审计目标与范围。 ⑨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四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在表示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时,应明确说明理由,并在可能情况下,指出其对会计报表反映的影响程度。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1 号--会计报表审计》 ①本准则所称会计报表,是指需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责表、损益表(或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 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 ③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及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确定。审计的范围一般应限于约定的会计报表报告期内的有关事项,但凡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有关和影响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推断的所有方面,均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 ④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可能存在会计报表某些反映失实而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