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后MBO时代”及其监管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假如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即告知,我将立即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24-06-10 21:39:51 摘要:目前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正进入“后 MBO 时代”,操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更为隐蔽,并出现了诸多“MBO 变体”。然而,MBO 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剖析 MBO 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法律规范和进展我国 MBO 的有关对策和监管措施,来促使中国的 MBO 一步步走向成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曲线 MBO;子公司 MBO 一、当前我国 MBO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MBO 在我国仍属于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在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MBO 的实施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有许多不法律规范的地方。这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有资产缺乏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 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并不属于任何个人。存在着先天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参加谈判的一方不过也是个代理人,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存在着代理成本。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国有股属于不可流通股,不能以二级市场价格同比衡量,因此,在国有企业实施 MBO 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定价过低的现象,这必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 资本市场还不健全,融资工具过少。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融资工具过少,融资环境还无法满足 MBO对资金的需求。管理层往往挪用公司资信进行融资,把融资的信用风险集中到公司上,这必定使管理层面临资金偿还和违规监管的双重压力,导致管理层通过大比例派现,利用非法关联交易赚取收益,或采纳非法会计手段虚减资产。 3. 在 MBO 实施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 MBO 中的收购者是企业的管理层,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十分了解,而由于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监管不力,“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得在实施 MBO 的过程中管理层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牟取利益。比如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可能通过调帐等方式使隐藏的利润合法地出现,以实现年底大量现金分红并缓解实施 MBO 所带来的巨大财务压力,甚至将低价收购的国有企业高价套现,这必定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4. 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这特别反映在银行债权以及职工利益问题上。过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