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教程第一章 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本章所介绍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围绕“区域”进行介绍。第一节 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学习目标:掌握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了解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应包括的要素;能编制区域经济进展、产业结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等资料的收集方案;能够完成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知识要求:1、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1)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围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即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与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2)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进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进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进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进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3)区域安全规划是指人们为使区域工业生产安全与经济社会协调进展,而对区域部自身活动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3)/区域(安全)规划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进展。(4)工业生产集中区域:是根据地区区域规划和经济进展需要建立起来的企业、厂房、设施等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各类危险和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以与隐患一般集中出现在这个区域(事故发生后的连带、重叠影响严重。)。与个体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有所不同,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更多的是考虑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系统与系统外的相互影响、事故发生后果的链式传播(多米诺效应)等因素。(5)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应把握区域的本质特征:整体性特征(区域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结构性特征(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相关性原则。·预测性与可控性原则2、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包括的要素(1)区域整体布局规划:涉与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安全划分、产业布局安全规划、临时应急避难所规划和产业关联度的规划。(2)区域基础设施规划:涉与消防站的建设地点与消防设施规划配置、运输网、管廊、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因素的安全规划。(3)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包括对企业从进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