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案例分析报告(全文)审核:审定:策划人:编写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讨论中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讨论院与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联合发起,于 2024 年 12 月 20 日成立,隶属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高校首个以企业高管人群犯罪现象为讨论对象的应用性讨论机构。中心以“增强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与预防被害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法制不断完善”为主旨,依托“法学两院”的学术力量和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的法律专业能力和媒体资源,尤其是借助于学院刑事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聚合校内外资源,通过每年定期发布和出版《中国企业家犯罪年度报告》并召开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讨会以及提供专项对策讨论和咨询服务等形式,着力在法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司法机构、律师、媒体和公众间搭建桥梁,共同关注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与中国企业进展状况,以此推动中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和促进企业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前 言一、报告的宗旨:客观反映中国企业家犯罪的基本现状,揭示中国企业及企业家存在和进展状况,为有效预防企业家犯罪和促进企业及企业家的健康成长提供决策参考和讨论素材。 二、报告案例来源与收集原则 案例为课题组从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大众网络媒体上公开报道的企业家犯罪信息中收集整理而成。案件收集的时间跨度为 2024 年 1 月 1 日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总共 245 起案例基本上涵盖了本年度公共媒体报道过的企业家犯罪案件。 在 245 起案例中,220 件案件皆为真名报道,有 25 例案件(占全部案件的 10.2%)在报道过程中使用了化名或未使用全名;从发案地域分布地看,共涉及 25 个省和直辖市。 凡是能确认实际发生并能够反映出基本统计信息的案例一律收集,但以下两种媒体案例不在收集之列:(1)依托不具有合法企业资质实体所实施的犯罪案例;(2)难以反映出相应统计特征的媒体案例。 三、报告的统计指标 为了准确揭示媒体案例的统计特征,课题组从犯罪行为和犯罪人两方面,共设定了 22 项测量指标。其中,企业家犯罪测量指标 13项,企业家犯罪人测量指标 9 项。 13 项企业家犯罪指标是:企业性质、发案地域、案发领域、案发原因、犯罪方式、涉案罪名、罪名数量、罪名结构、涉案数额、犯罪所得、共犯关系、处罚方式 、罪刑交叉关系 9 项企业家犯罪人指标是:性别结构、年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