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的素养教育综述 摘要: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进展的主题,素养教育是当前各类学校教改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章对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素养教育作了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素养教育 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进展的主题,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养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动素养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仔细去探讨的,本文就这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对素养教育的理解 素养是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身心素养等。 由于素养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所以对素养教育的理解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素养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养的提高。 在实施素养教育中,学校和老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1)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老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进展,即过于鼓舞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2)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养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育学生的制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养教育了。其实制造力与智力不同,制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制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制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育制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育制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育制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育制造力是素养教育的一大误区。(3)认为“素养教育”是培育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养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老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