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论文 一、德育工作主要的问题及分析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德育工作失衡。 尽管国家把德育作为素养教育的核心,但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领悟先育人后育才的涵义。即使把德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范畴,安排了德育教学课程,制定了德育活动计划,但大都是流于形式,仅限于把德育课程完成了,活动计划实施了。由于认识不足,一些学校明显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三重三轻”问题。 2.系统性、连贯性缺乏导致德育工作难深化。 有些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孤立的教育,是德育工作者份内的事。因此,有些学校总是将德育与智育人为隔离,把德育工作全部内容都归并到学生科或德育办等单个部门。常常在校内制造一种封闭的德育管理体系,学校专业老师、班主任、生管老师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有些学校既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又缺乏校外德育途径,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沟通。因此,学生德性培育的合力便难以形成,德育工作也仅能浮在表层。 3.处罚约束手段失效导致德育工作乏力。 由于生源不足,相当一部分中职校招生任务完成不好,害怕已经来校报到的学生流失。有些学生是由于家长原因被动读书,他们总是伺机找理由躲避上学,更希望被除名等。因此,为了避开学生流失,部分学校常常迁就学生行为,针对这些判逆、厌学、被迫学的学生,除了哄,别无选择,甚至都不能严肃批判,更不敢实行强有力的约束管理措施。即使学生有违纪违规行为,有时也只能放任之,无形中助长了不良风气,德育工作者常常显得办不从心。 4.消极因素交织导致德育工作艰难性。 到中职生这个年龄,接触社会的机会明显增多,不断受到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法律规范与不法律规范等矛盾冲突不断地影响。他们自控意识差,明辨是非能力弱,往往更容易受消极、负面问题。而德育内容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德育内容往往被误认为“空泛化”。因此,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非道德性之间的巨大反差,助长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抵触行为,形成了德育工作“防火墙”效应。 二、化解德育工作问题的主要对策 前述分析可知,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学校传统的德育理念、方式受到了挑战。因此,中职学校只有走在时代的前沿,锐意改进,大胆创新,更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