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密封振动、发热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动静环端面粗糙。 2、动静环与密封腔的间隙太小,由于振摆引起碰撞。处理方法:增大密封腔内径或减小转动件外径,至少保证 0.75mm 的间隙。 3、密封端面耐腐蚀和耐温性能不良,摩擦副配对不当。处理方法:更改动静环材料,使其耐温,耐腐蚀。 4、冷却不足或端面在安装时夹有颗粒杂质。处理方法:增大冷却液管道管径或提高液压。二、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静压试验时泄漏 (1)密封端面安装时被碰伤、变形、损坏。 (2)密封端面安装时,清理不净,夹有颗粒状杂质。 (3)密封端面由于定位螺钉松动或没有拧紧,压盖(静止型的静环组件为压板)没有压紧。 (4)机器、设备精度不够,使密封面没有完全贴合。 (5)动静环密封圈未被压紧或压缩量不够或损坏。 (6)动静环 V 型密封圈方向装反。 (7)如果是轴套漏,则是轴套密封圈装配时未被压紧或压缩量不够或损坏。处理方法:应加强装配时的检查、清洗,严格按技术要求装配。 2、周期性或阵发性泄漏 (1)转子组件轴向窜动量太大。处理方法:调整推力轴承,使轴的窜动量不大于 0.25mm。 (2)转子组件周期性振动。处理方法:找出原因并予以消除。 (3)密封腔内压力经常大幅度变化。处理方法:稳定工艺条件。 3、经常性泄漏 (1)由于密封端面缺陷引起的经常性泄漏。 a、弹簧压缩量(机械密封压缩量)太小。 b、弹簧压缩量太大,石墨动环龟裂。 c、密封端面宽度太小,密封效果差。处理方法:增大密封端面宽度,并相应增大弹簧作用力。 d、补偿密封环的浮动性能太差(密封圈太硬或久用硬化或压缩量太小,补偿密封环的间隙过小)。处理方法:对补偿密封环间隙过小的,增大补偿密封环的间隙。 e、镶装或粘接动、静环的接合缝泄漏(镶装工艺差,存在残余变形;材料不均匀;粘接剂不均、变形)。 f、动、静环损伤或出现裂纹。 g、密封端面严重磨损,补偿能力消失。 h、动、静环密封端面变形(端面所受弹簧作用力太大,摩擦增大产生热变形或偏磨;密封零件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受力后变形;由于加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密封零件有残余变形;安装时用力不均引起变形)。处理方法:更换有缺陷的或已损坏的密封环。 i、动、静环密封端面与轴中心线垂直度偏差过大,动、静环密封端面相对平行度偏差过大。处理方法:调整密封端面。 (2)由辅助密封圈引起的经常性泄漏。 a、密封圈的材料不对,耐磨、耐腐蚀、耐温、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