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学学院《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班 级: 物流 072 姓 名: 王雯 学 号: 07411231 指导老师: 周 叶 实验时间: 2024 年 5 月 10 日 实验分数“啤酒游戏”仿真实验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实验课时:2 学时[实验目的] 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深化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这种贴近现实环境的库存决策模拟实验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决策思维,更好地理解减缓“牛鞭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实验手段]本实验采纳 MIT 开发的专用“啤酒游戏”仿真软件 BeerGame1.10 作为本实验的工具。该软件是一种模拟供应链的策略遊戏,游戏将使学生更深体会生产,预测,物流,库存在信息的运送延误的情况下会出现何种联动与影响。[实验假设]假设供应链由 4 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整个供应链如下图所示: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 1 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 3 周后才可能到货(假如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假设供应链各环节每周(期)1 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 0.5 元,各环节缺货 1 周(期)1 瓶啤酒的成本是 1.0 元。学生可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工厂、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还可以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库存决策。[实验目标]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在信息共享和不共享,订货周期延长,确定性需求和随机性需求等多种环境下进行订货决策,最终是要实现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实验过程]一:普通模式1. 角色:生产商2. 角色:分销商3. 角色:批发商4. 角色:零售商[实验结果与分析]二:信息共享与不共享的区别共享:不共享:分析:共享信息的成本比不共享的成本少,但还是无法消除牛鞭效应的相应损失。总结:啤酒游戏充分反应了牛鞭效应,且无法消除。“牛鞭效应”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如总销售商,或者该产品的生产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