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电网建设工作方案随着我县全域经济的进展,我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切实解决我县用电难问题,现制定电网建设实施方案。一、电网现状1999 年前,县全县电网主要覆盖县域及镇周边区域,其余地方均为小水电就近供电,全县仅有一条城关至 35 千伏线路和城关、35 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 2×1600 千伏安;10kv 线路因陋就简,基本上是铁丝和木电杆。2024 年全县通过农网一、二期改造,建成了至 35 千伏线路,县城至 35 千伏线路,二道桥至 35 千伏线路,建成了、、35 千伏变电站,至目前为止全县共有 35 千伏线路 134 公里,35 千伏变电站 5 处 49.8 兆伏安。10千伏线路 420 公里,0.4 千伏线路 527 公里,配电台区 580 台140 兆伏安,电网覆盖全县,除、乡之外 15 乡镇,实现村村通电,基本解决了全县用电问题。近几年来,电力能源有限公司不断筹措资金,结合城市市政建设重点完成了县城 XX 县区及老城和镇电缆入地改造工程,估算投资 3000 余万元,目前正在建设顺和至县城至 110 千伏输变工程,概算投资 7800 万元。二、电网存在问题县电网基本属于“孤网”运行,全县无 110kv 骨干网站,经过农网一、二期改造,初步建成了以 35kv 骨干及 10kv 和低压线路为配网的网络构架,但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线路导线选择界面较部分档距较大,变电站保护较差,经过十多年的运行,线路陈旧老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老百姓用电质量差用电难。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我县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用电密度小,农牧民用电量少,用电水平低,对 gdp 贡献差,电网建设投资大,收益低,甚至亏损,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导致企业或组织投资热情不足投资力度小;二是受经济进展水平制约,地方政府财政相对困难,对电网建设改造“心有余而力不足”,电力企业经营困难,对电网只能简单维护,投入较少;三是我县电网建设起步较晚,至目前我县没有一条 110 千伏等级线路,与内地相比,电网覆盖面和电网等级都有较大差异;四是电网布局不尽合理,没有 110 千伏骨干网架,35 千伏变电站布点少,35 千伏线路设计等级低,10kv 线路过长,部分 10kv 线路达到 40 公里严重超出国家法律规范标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较差;五是我县由于企业体制问题到目前仍未争取到国家农网改造升级资金及其它改造资金。2024 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国企改制精神,严格执行企业改制三个百分之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