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巩固“九五”以来,特别是“十五”至“十一五”期间我市大规模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保证现有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使之持续有效地发挥促进城乡统筹进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根据今年工作安排,农经民宗委在常委会副主任龙永平的带领下,于 10 月中旬对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汇报,赴 xx 县和 xx 县实地查看了 10 余条农村公路的路况和通行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及其交通运输部门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农村公路 7874.77 公里,其中县道 1623.81 公里,乡道 1494.32 公里,村道 4714.60 公里,专用公路 42.04 公里。我市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1999 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24 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2024 年起,在全市 1166 个行政村中逐年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工程,迄今已完成 1000 多个行政村公路的硬化任务,其余计划“十二五”期间实施完毕。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市农村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特别是城乡沟通的日益频繁,加之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承载能力弱,并且很多都已超过 5—8 年的使用周期,老化、破损现象相当普遍,路面龟裂、下沉、坑槽等公路病害日趋严重,呈现出加速损坏的态势。因此,把进展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重心由建设转移到养护管理上来,已成当务之急。二、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情况自 2024 年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 2024年《xx 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基本步入了法律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一)管理体制和机构基本健全通过改革,我市已建立起养护管理责任以各区(县、市)政府为主体、经费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作业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责任落实和监管以交通运输部门为主体的“四主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体制。由市公路管理处统领,各区(县、市)设立了公路管理所,xx 县、xx 区和 xx 区还成立了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从市、区(县、市)延伸到了乡镇,基本形成了以市级为统领、县级为主体、乡级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组织机构。(二)资金投入趋于稳定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计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