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艺术调研报告为深化贯彻全市加快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大会精神,进一步进展繁荣我市文学艺术事业,不断提升合肥文化影响力、增强科学进展“软实力”,市委宣传部开展了繁荣合肥文学艺术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化全市文艺战线各部门实地走访,与宽阔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进行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并调阅了有关文献。通过广泛深化的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市文艺事业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合肥文艺事业的对策建议。一、“十一五”以来全市文学艺术工作基本状况“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艺战线深化贯彻科学进展观,仔细落实“文化强市”战略,大力推动文学艺术事业与经济社会进展同频共振、同步共进,文学艺术工作基础更加坚实,氛围日益浓厚,精品不断涌现,开创了进展繁荣的崭新局面,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条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一)文艺工作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为文学艺术进展繁荣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坚实基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硬件条件持续改善,文艺社团蓬勃进展,展示平台更加宽广。一是建阵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赖少其艺术馆、合肥大剧院、合肥广电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开放,合肥美术馆、中心图书馆等正在加快建设或者即将动工。县、乡、村三级“两馆一站一屋”(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阵地日益加固。全市 37 个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每万人拥有 550 平方米室内活动场所的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建社团,不断壮大骨干力量。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由“十五”末的 2100 人,扩大到“十一五”末的 4800 人,增长超过百分之百。其中,国家级会员 120人,省级会员近千人。各县区组建作家、书法家、美术家、音乐舞蹈家、摄影家、戏剧家、民间文艺家等各类协会(讨论会)20 多个。各行业、各系统文艺社团快速进展。三是办期刊,不断拓展沟通展示平台。《未来》杂志 5 年编发稿件近千万字,成为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文学刊物。创办《合肥文艺界》、《新安画派讨论论坛》、《江淮民间文艺》、《庐州诗词》、《分水岭文学》等刊物,筑牢文艺工作的前沿阵地。(二)文艺工作氛围日益浓厚。广泛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大力推动文学艺术普及,积极培育有利于文学艺术进展繁荣的丰厚土壤。一是把准方向。围绕改革开放 30 周年、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建党 90 周年等重大节庆纪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