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机械设计的教学改革 1 机械设计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与实训脱节 加上事先对设计题目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思考,学生自身又有一定的惰性,乱抄乱设计。这都使得设计问题层出不穷。 1.2 设计题目单一化 传统的实训设计题目和给定数据多年不变,只需要按设计任务中的步骤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即可,形成相互抄袭的后果。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传统实训题目与专业、毕业设计相关度不大,使得设计与专业课程学习不同步,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 计算机绘图欠普及 传统机械实训,手工绘图贯穿始终,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加上空间想象力不足,学生面对二维设计图纸难以想象出机器的整体结构,导致学生对设计缺乏全面认识,极大地影响了设计的积极性。 1.4 协作与团队意识差,缺乏创新意识 以往的机械设计实训,虽说每组学生一个题目,题目类似而参数不同。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互不往来,缺乏沟通与沟通,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协作团队精神。而现实生产中,任何一个机械设备不可能单靠一个人就设计完成,必须集思广益、广泛讨论。 1.5 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几周的实训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很仔细,因此对自己最后辛苦所得的成绩也比较在意。而机械设计实训的考核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图面成绩 50%、平常成绩 30%和答辩成绩 20%。但图面成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成绩,老师们各凭印象标准,自行决断,并不能像正式考试那样给出一个让学生一目了然、欣然接受的成绩。这既有可能造成学生成绩评定的不公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答辩成绩学生相对心里有数,但倘若老师们在答辩过程中所问问题难易有所偏颇,也极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2 机械设计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2.1 实训与理论教学过程相融合 改变实训与教学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在机械设计课程开始阶段将实训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实训与教学相同步,使学生分步完成实训的基本内容。带着设计任务听课,既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利于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给出时间逐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近两年的机械设计课程中,将实训与教学相融合,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和更好的课堂效果,而实训过程中又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由于课堂讲授与实训同步进行,实训中的常见问题、难点、重点大部分学生已经心中有数,遇到问题大都能自己解决,节约了时间,使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解答设计中个别的疑难问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