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目的 为了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与客运站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17 号)等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预案实施、应急队伍、宣传教育、应急装备、应急演练等工作。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3.1.1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3.1.2 结合本站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1.3 结合本站的危险性分析情况;3.1.4 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3.1.5 有明确、具体的事故求援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3.1.6 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站的应急工作要求;3.1.7 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3.1.8 预案容与专项应急预案相互衔接。3.2 加油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站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3 加油站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3.3.1 针对本站存在的各种风险,由站经理组织编制本站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站的应急组织机构与其职责、预案体系与响应程序、事故处理与保障措施、应急培训与预案演练等主要容。3.3.3 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与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4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装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常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4.应急预案的评审 4.1 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实行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纳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4.1.1 形式评审。依据有关规,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与编制程序等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性和编制程序。4.1.2 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有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