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与对标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的"诊断仪",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比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在各工作领域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查找出企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评价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成熟度,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对标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改进这些“不足”,卓越绩效的各模块都可以通过对标来实现改善。-----精细化对标的目的,实现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进展的“粘合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确定组织的目标、愿景后,对比标杆,坚定信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前进,横向能密切配合,纵向能整体推动,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挥整体效能。标杆管理法-企业追求卓越的方法第一部份 为何要进行标杆管理为何要进行标杆管理?一般说来,企业会进行标杆管理的原因通常是为了解决目前营运上的问题。但也有许多企业将标杆管理当作是主动出击的手法,藉此来制造成长的机会。无论如何,标杆管理和其它的管理工具一样,都是在追求营运绩效的改善。然而在众多的管理方法中,为什幺要特别推举标杆管理?我们的理由除了标杆管理可以与其它的品管工具结合互补外,还可以归纳出四个优点:追求卓越、流程再造、持续改善、建立优势。 一、追求卓越标杆管理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会被其它企业选中来进行效法学习的组织,就标杆管理的主题而言,绝对是卓越超群的。之所以会选择这些组织来进行学习,目的便是要效法这些翘楚,使自己的企业也能够达到同样的境界,成为其它企业学习模仿的对象。这样的学习之所以可行,是因为所谓的「卓越」,往往具有其共通性,即使在不同的产业内亦是如此。举例而言,大多数的组织都存在销售作业这类事项。因此,不论任何行业、任何组织的销售作业都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共通性可供观察与评估。假如某些组织的销售作业已经声誉卓著,我们或许可以详加调查,并把自己的销售作业方式跟这些其它组织的作法来进行比较,分析是否有哪些作法可以实行到自己的组织中,好让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种透过广泛的观摩讨论来追求卓越的方式就是标杆管理的精神。二、流程再造标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针对流程(process)予以再造。乍看之下,标杆管理似乎会让人联想到传统的竞争者分析。但事实上,这两者在观念上却是有其差异之处的。一般企业很自然的会将本身的产品或服务方式与竞争者相比,但这只能说是竞争者分析而非标杆管理。在这两者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