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脚.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1 腐植酸的性能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能与 K+、Na+、Ca2+、Mg2+、Fe3+、Al3+和 NH+形成腐植酸盐,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4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表面大,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 10〜20 倍。腐植酸可与碱成盐,其 1 价盐如 NH+、Na+、K+盐为水溶性,42 价盐如 Ca2+、Mg2+盐和 3 价盐如 Fe3+、Al3+盐均不溶于水。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了植物体页脚.的氧化还原过程,有活化生物体多种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分裂,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化肥利用率。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其总含量一般为 30%〜50%。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黑腐酸和棕腐酸)和富里酸组成,富里酸又称黄腐酸,含量少。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一般来讲,活性基团的含量越高,调剂肥料中养分释放和供给能力越强。腐植酸在农业上的应用,则表现出具有 5 大作用,即:改良土壤;增强化肥效能;刺激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能力。我国蕴藏着上千亿吨的腐植酸资源,为发展腐植酸复混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2 腐植酸对氮肥分解的抑制机理2・1 腐植酸的脲酶抑制和硝化抑制机理多元复混肥,其氮源多采用尿素为原料。(1)酰胺水解作用尿素进入土壤后,在土壤脲酶作用下,很快发生水解而生成氨。水解后的氨,一方面与土壤中的水发生水合反应而形成 NH4+,使其存在于土壤中供作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