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德育方法德育论文 一、墨子德育方法 (一)择务法 择务法出自“择务而从事”。(《墨子•鲁问》)墨子对择务法的运用体现在择“时”之务和择“事”之务,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开展德育。据《鲁问》记载,墨子告诉弟子在各国从事宣传和教育,假如国家混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穷,“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酒,“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邪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子•鲁问》)墨子德育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出发,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重要的、最适合的、最有针对性的事情开展德育,由此可见一斑。 (二)强说法 强说法出自“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墨子•公孟》)“强说”即积极主动地教。墨子的德育态度积极主动,以教人为己任,认为有道者有主动承担推行其道的责任和义务,主张“言则诲”。(《墨子•贵义》)他以“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为“大恶”,以“有道者勤以教人”为“至善”。(《墨子•尚贤下》)他认为“强说”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墨子•鲁问》)即鼓动大家达到仁义的要求使我的仁义更加发扬光大。墨子提倡有道德者要劝导和教育别人,才能天下有序。即“有道者劝以教人,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同时,墨子认为德育是一个互动过程,除了“教”的重要性,也强调“学”的重要性。“唱而不和,是不学。智少而不学,功必寡。”(《墨子•经说下》)学生假如缺乏学的积极性,教育的功效也必定寡少。 (三)自省法 墨子讲“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一种好的品德的养成,要靠自己反躬自省。墨子认为品德修养的提高必须凡事都严格要求自己。“君子自难而易彼。”(《墨子•亲士》)就是要求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墨子•修身》)就是要求君子明察自己身边,从身边做起,没有修炼好自己而受人诋毁,那就自我反省。长久下去才能实现“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墨子•修身》)“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墨子•修身》)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自身具备的,全靠反躬自省才能做到。 (四)实践法 墨子的实践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学德与行德统一。墨子强调德育的实践性,认为道德修养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