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讨论 一、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讨论 国外物流管理教学进展比较成熟。教育讨论已从着重讨论课程构成扩大到包括物流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育,及教学方法的各方面。也就是从“物流是什么”,到“我们教什么”,再到“我们怎么教”的全方位讨论。其物流课程的设置依据行业需求,以职业进展为目标,一般是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注重课程有用性问题,特别强调允许企业确定课程。物流课程设置以专业能力为基础,注重对学生通用能力培育,即根据物流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及专业技能需要的知识体系提炼专业能力,作为知识培育的切入点和考核点。教学方法上采纳讨论法、案例法、体验法等,注重实践教学。教学手段上利用计算机辅助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案例分析中普遍采纳计算机的模拟功能,使学生能在实验室中感受到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场景,通过计算机程序在不断进行的沟通中连续向学生提出新问题,并且几乎不向学生提供任何答案,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改进思维方法。随着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及多元文化和国际物流的进展,物流管理教育还注重管理技能的培育。我国从 2001 年北京物资学院率先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截至 2024 年可以招生的学校共有 279 所,其中可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 232 所,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 47 所,500 多所高职高专及近千所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每个学校的培育方案差别很大,课程设置也各不相同。总体上目前国内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一,对于物流教学最为关注的是高职院校,重点是明确学生培育目标定位,开创了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及根据岗位需要“模块化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法。第二,本科教学中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跨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多学科的应用型学科,提出了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上,向“宽知识面和厚基础”方面进展。第三,教学体系上提出增强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增强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如加大报关实务、运输实务、配送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课时量,设置双语课程教学。第四,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教学改革更为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此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 二、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育目标 (一)依托学校特色突出专业特色 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2024 年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开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