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课堂教学的制度性思考

大学课堂教学的制度性思考_第1页
1/11
大学课堂教学的制度性思考_第2页
2/11
大学课堂教学的制度性思考_第3页
3/11
大学课堂教学的制度性思考 片面强调专业性也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误区。专业越分越细姑且不说,即使是反对者提倡的通识教育也堕入到这种思维中。比如,中山大学博雅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全面进展,然而它又局限地认为专业越全面,学生的进展就越全面。因此,虽然博雅教育反对当下的专业教育,反而它又成了更加专业性的教育,不同之处,就是它强调的不是一种专业,而是多个专业的“大集合”。实际上,用四年时间想要融会中西各种经典,即使是业界的知名学者都难,何况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这种教学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妄自尊大的毛病。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也发现,学生对专业性教育要么是毫无兴趣,要么是才一知半解,就对老师的讲述不屑一顾,这都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现代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毛泽东就发现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认为:“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么施教受教,不过是一种商行为罢了”。当时学校的弊端,到现在进展得更为显著。同时,老师评价体系也高度功利性,即使是对教学的考查,也以发表教改论文为标准,量化式科研迫使老师不得不减少本应该花费在教学上的精力,从而大大削弱了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加之学生对非技术性课程的漠视,师生间的距离就更加被拉大。另外,现在很多老师过度依赖PPT 等多媒体技术,以致很难走入到学生当中,学生也就乐于躲在教室的角落里自行其事,在上百人的大型课堂中这种情况表现得就更加明显。教学内容的平面化也是现在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现实中看,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大多都不相同,在大学以前奠定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而课堂教学由于师生之间互不了解,加之教学方式陈旧,老师的讲义只能针对某一水平的学生,并不能适应所有学生,因此老师根本无法因材施教,老师所乐教,未必是学生所好学、所能学。水平高的学生对自己熟知的内容往往不屑一顾,而听不懂的学生当然是一片茫然,这样下来,接受者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这一少部分很容易被大部分人的情绪所影响,久而久之,最终便造成整个课堂的厌听、厌学气氛。 传统书院在教学方面的优势 相对于现代大学课堂教学在上述几个方面的不足,传统书院表现出了它的优长,笔者将其总结如下:相对于由功利导致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断裂,中国传统书院目标极为明确,所有的知识都指向人格的培育。宋代理学家执掌岳麓书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学课堂教学的制度性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