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科技创新队伍资助模式选择 截止到2011年,创新群体基金投入经费总额达到17亿元,共资助创新群体255个;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启动“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计划,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已组建海内外合作讨论团队70个,吸引海外优秀学者495名(其中已有283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3];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进展计划”,在高校范围内每年资助6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团队。截至2010年,已资助556个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委于2006年启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第一批建设43个国防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与此同时,各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也相继出台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和资助计划。 经过十多年的进展,我国科技创新团队资助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稳定支持科学前沿讨论和培育创新人才与群体,为科技创新团队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二是一大批讨论工作处于国际前沿位置,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三是培育和支持了一批能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突击队和拔尖人才;四是促进了广泛的国际学术沟通与合作,为我国科学家参加国际沟通、冲击世界科学前沿搭建了平台;五是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一些科技创新团队的讨论工作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展。总的来看,我国的资助体系逐步适应了当代科技进展趋势,科学基金资助模式实现了从资助科学家个体到资助个体与团队建设并举的战略转变;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科技讨论的主流形式;大型科技团队初具规模,成果显著[4];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快速推动,同时在培育创新人才、陶铸科学帅才和形成科学学派等方面开始了新的实践。1.2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团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国家教育部等机构资助的科技创新团队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资助经费比例偏低,资助率较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例,2002-2011年的10年间,创新群体基金资助的团队数量和经费一直增长,2002年资助的创新群体有20个,此后逐年增加,近来增加到30个左右。资助经费也逐年增加(见图1),2011年创新群体项目资助经费已达17640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149%。但是就比例而言,创新群体项目的资助额占国家自然基金经费总额的比例偏低,而且该比例呈现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