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试行)第一部分 概述一、目的为进一步提升行业设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行业设备管理体系,引导 XX 工业企业加强设备绩效管理,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方法,推动设备管理精益化,更好地为“XX 上水平”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和保障,依据《中国 XX 总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XX 办[2024]84 号),建立中国 XX 总公司 XX 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下简称“绩效评价体系”)。二、围“绩效评价体系”适用于总公司对省级工业公司、XX 集团XX 公司、中国 XX 实业进展中心(以下简称省级工业公司)与所属 XX 工厂的设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三、原则(一)引导性原则:贯彻国家与行业政策,突出指标对行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通过树立设备管理绩效标杆,引导 XX 工业企业自觉比对,持续改进,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二)可比性原则:建立设备管理绩效指标库,制订统一的指标计算方法、口径和评价方法,实现指标可比,使“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全面和客观地反映设备管理绩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三)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主要以定量指标评价XX 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同时设置定性指标,对 XX 工业企业设备技术状况、检维修管理、安全水平等进行定性评价。四、架构 “绩效评价体系”主要由设备管理绩效指标库、评价方法组成,以“行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为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实现指标数据的收集、汇总、核算和综合展现,形成设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完整体系。五、作用通过对行业设备管理绩效指标的核算、汇总、发布,引导XX 工业企业自觉开展指标比对,明确设备管理水平定位,认识差距,分析原因,寻找办法,制订措施,改进提高,形成提升设备管理绩效的良性循环。通过设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和重点评价指标的适时调整,引导 XX 工业企业围绕行业进展要求和设备管理工作重心,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第二部分 绩效指标库一、 指标分类设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分为七类:设备效能类、设备运行状态类、设备维持成本类、质量类、原料消耗类、辅料消耗类、设备新度类。根据设备管理精益化需要,设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分解到设备类型或机型。二、指标组成(一)设备效能类指标:反映设备投入产出情况和产能利用水平。通过设备投入产出率、产能贡献率两个指标反映。根据需要,指标分解到主要设备类型或机型。(二)设备运行状态类指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