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自查报告近年来,XX 市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进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建立健全“两基”巩固和提高机制为抓手,全面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切实把搞好民族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确保民族团结教育与当地教育同步进展。根据文件精神,XX 市根据文件精神对比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XX 市基本情况XX 市位于省东南部,是 XX 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府驻地,是 全 州 的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 信 息 中 心 。 国 土 面 积2966.86 平方公里。全市辖 7 乡 7 镇和 3 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有 5 个民族乡,下设 137 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境居住汉、壮、苗、彝、回、傣等 12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53.8%;同时,XX 市也是全州的民族文化中心,是全州壮苗民族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壮族“三月三”和苗族“踩花山”等民族节日在 XX 市实现了壮苗文化的完美结合,全市 48.92 万各族人民在滇东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制造了灿烂的民族融合文化,培育出了鲜艳的民族团结奇葩。二、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基本情况2024 年,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 45317 人,占中小学生总人数的 57.45%,其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27467 人,占小学学生总人数的 59.44%;初中少数民族在校生 12758 人,占初中学生总人数的 57.91%;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在校生 5092 人,占普通高中总人数的 47.83 %。全市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 99.55%,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 0.1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110.87%,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 1.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2.20%,幼儿毛入园班率 83.50%,残疾儿童入学率 99.16%,全市少数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 8.21 年。全市已形成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的民族教育体系,为提高 XX 市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和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督查与指导。一是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全市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学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安排,加强工作指导,保证工作经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常常化。加...